人参在咱们国家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,在漫长的临床使用过程当中就总结出,发现它确实有中医称之为大补元气、复脉固脱的作用,类似于咱们现代医学讲的强心作用。
在宋代《本草图经》记载个故事,说的是怎么鉴别真假人参:试上党人参者,当使二人同走,一与人参含之,一不与,度走三五里许,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,含者气息自如者,其人参乃真也。
意思就是两个人,一个人含人参,一个人不含,或者是含假人参,让他们各走三五里地,那么,含真人参的走完之后,他气都不喘,没含或者含假人参的,他就气喘吁吁。
所以,通过这个故事就知道,含人参确实能够很好地抗疲劳、增加心肌血氧的这方面的作用,这是真人真事。
当然,在人参的长期应用过程当中,因为中医临床用得非常多,也留下很多用人参急救的经典故事。
比如说明代有个非常有名的医学家缪希雍,缪希雍的邻居是个70岁左右卖豆腐的老先生,有一次受风寒,伤寒入里,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,时间长了以后,出现了两日夜的昏迷不醒,这个时候,他的儿子去找缪希雍,就请求他能不能给自个儿的父亲诊治,缪希雍就问了一些临床的情况,刚开始时是发热,慢慢就身上发凉,甚至出现呕吐的现象,缪希雍分析了之后,就觉得这是伤寒热邪入里,由于他年纪大,正气不足,不能够把邪气往外祛除,这时候他就用一个非常有名的方子,也就是《伤寒论》当中的白虎汤,由于考虑他年高,加了三钱人参,两剂下去,立起,就好了。
所以说,人参在起死回生的过程当中,在急救方面,确实是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。
从化学成分而言,咱们国家对人参进行现代成分的研究历史也很悠久,尤其是在1970年以后,大量化学成分被发现,现代研究表明,人参里面主要是三大类成分,第一类是人参二醇、三醇为代表的人参皂苷大类,第二类是以齐墩果酸型为代表的成分,第三类就是人参当中的多糖。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咱们人参当中的二醇、三醇类,是人参起到强心方面的作用,主要化学成分,尤其像皂苷,它有增加心肌血氧、抗心律失常、抗肿瘤、抗休克等等作用,它的生物活性非常多,所以,咱们吃下去,能够表现出能够益气,能够复脉,能够固脱。
咱们现在已经对这些单体成分进行了现代的药理研究,证实了它有类似上述说的各种作用,当然了,中医的表述称之为复脉固脱,用现代医学转化,就是它具有强心,具有纠正心率失常等方面的作用。
咱们中医临床里头的急救药,这些年发展速度很快,比如说听得多的肾上腺素等等,很多的药物以及器械,比如心肺复苏术,随着这些急救药物以及急救器械的不断发展,人参起死回生方面的作用当然不断地被新技术所取代。
当然,即便如此,今儿来看,它还有很大的优势,因为它在稳定血压方面,它还是有优势,所以咱们很多中医院里头的急救科、急诊科,它还是有不少人参类的急救药物,比如说参麦注射液、参附注射液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