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肝气旺容易伤脾,此时,少吃酸味可以防止肝气过旺,甘味食物可以滋补脾胃。
但,此“甘”非彼“甘”,它不等于甜味食物,而是具有润燥特点的一部分食材。
在此,首推的是山药和大枣,用来熬粥再好不过了。
另外,现代人由于运动少吃得多,肠胃有大量油脂包围,故应饮食清淡,多食膳食纤维以清解里热,如:梨,荸荠,芹菜,荠菜,莴笋,黄瓜等。
起居:晚睡早起,抑春困
惊蛰前后阴寒之气渐降,阳气升发,人体血管舒张,流入大脑的血供较冬季减少,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,致使春困扰人。
很多人认为多睡可以解乏,但结果往往是越睡越困。
这是因为,过多的睡眠不能顺应春季特性,反而会抑制阳气升发,加重春困。
春天可以适当晚睡早起、多伸懒腰,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,全身肢体关节、筋肉得到活动,减轻困意。
同时,也能激发了肝脏机能,使肝脏得到“锻炼”,从而达到对肝脏的保健效果。
保暖:要适度
惊蛰时节仍是忽冷忽热,早晚温差偏大,民间常用“春捂秋冻”的方法防病。
但多数年轻人认为自身火力壮,可抵挡外邪入侵,早早换了单衣;老人、小儿则多“春捂”捂过头,反因大汗淋漓而感冒。
其实春捂最该适度,最好的办法是:外出携带薄外套,根据温差变动,随时增减衣物。
春季,也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。
人们比较难把握增减衣物,饮食搭配。
如何避免感冒,平稳度过这个生理转化期要从预防感冒入手。
人参有着不可取代的预防感冒的作用。
秋季进补,是为了健康的度过寒冬,而春季进补,这是为一年的健康夯实基础。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,春华秋实,夏繁东藏。
春天为四季之首,引导了一年,也是人体生机复苏的起点。如果在起步之时就留下一些隐患,这一年的周期,也会因此出现些许问题。
在人体生机复苏的过程中,人体开始与外界进行交换能量,包括空气、阳光、水分、食物。这个过程,也是急需补充元气的过程。
如果调理不得当,有寒气趁虚而入,极有可能感染春季流感。
首先,人参是中医用来预防感冒的首选。人参在补充元气的同时,会将寒气隔绝于体外,从而做到了预防感冒。这是任何方法与药物都无法做到的。
其次,人参大补元气
恰到好处的补充了人体机能复苏时所需的大量元气,从而使人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受益。其他食材药材,都无法做到两者兼得的。
春天本来就是一个容易春困的季节,适量吃人参是没有大碍的,
而且能够让你的体质变得更好。
每天吃一到三克就好,一定要坚持小剂量长期吃。
人参不同于西药见效快,
只有长期坚持服用,才能有养生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