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JECCR: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揭示人参来源纳米颗粒“补强”免疫治疗新机制!

时间:2023-12-04 23:46:17  作者:  人气:0次

 大家听到“人参”,第一反应是什么呢?估计应该和奇点糕想法一样——大补之物,能补气血。那么在肿瘤探秘的视角里,人参能不能用这个原理参与抗癌呢?别说,还真可以!

 

近日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&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期刊上,南京中医药大学曹鹏、曹萌团队再度发表了利用人参来源纳米颗粒(Ginseng-derived nanoparticles,GDNPs)助力癌症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:GDNPs可借助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(TAMs)重编程,缓解肿瘤微环境中CD8+T细胞的耗竭状态,给T细胞“补补气血”,让它们继续努力抗癌[1]。

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已对GDNPs的抗癌效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,并在此前研究中证实,GDNPs可通过影响TAMs极化、重编程TAMs的细胞因子分泌,使肿瘤微环境更有利于免疫治疗,甚至还能以此减少PD-1、TIM3等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水平[2-3],但它们的功效显然还不止于此,要不怎么说人参就是人参呢。

 

这回研究揭示的GDNPs给T细胞“补气血”,原理则涉及到TAMs产生的精氨酸酶-1(ARG1),它是识别免疫抑制性M2型TAMs的标志物[4],也会直接参与促癌进程,在多种实体瘤中均有高表达,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[5]。研究团队本次对小鼠结肠癌模型开展的单细胞测序也证实,肿瘤微环境中的ARG1主要就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。

 

在细胞实验中加入GDNPs处理后,伴随着M2型TAMs向M1型的极化,肿瘤微环境中的ARG1水平也同步下降,相关代谢通路也发生了重编程。而ARG1水平的下降,还意味着微环境中的精氨酸降解减少,这对T细胞来说可是一大利好,它们的活性和免疫应答能力可是与精氨酸可及性显著相关的,多吃一口精氨酸、战斗力就强一分。

 

果然,在GDNPs处理使精氨酸水平上升后,CD4+/CD8+T细胞的增殖抑制状态就被解除了,它们的增殖能力是未处理组(同样处于M2型TAMs影响下)的3倍,细胞表面PD-1、TIGIT等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也大幅下降,一改之前病恹恹的耗竭状态。

上述细胞实验阶段的发现,在随后的小鼠实验中也成功重现,GDNPs处理有效抑制了结肠癌模型小鼠的肿瘤生长,并能观察到巨噬细胞及髓系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(MDSCs)中ARG1水平下降,TAMs更多向M1型极化(表现为M1/M2比值上升),T细胞激活和增殖状态更好,免疫检查点表达水平下调及相关转录因子改变(如Eomes、Tox被抑制)等。

 

进一步对T细胞专门开展的单细胞测序分析,则证实了GDNPs给耗竭T细胞“补气血”的功效:在GDNPs处理后,CD8+耗竭T细胞的细胞毒性和趋化因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,提示更好的激活状态和抗癌战斗力,而这种调控在分子机制层面主要基于mTOR-转录因子T-bet信号轴,GDNPs处理或直接补充精氨酸均可将其激活

此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开展的研究中,就尝试利用GDNPs与PD-1抑制剂协同,实现“中西医结合抗肿瘤”,本次研究则进一步补全和拓宽了GDNPs的起效机制和关键环节,希望这套中西合璧的战术能发扬光大,早早帮患者“扶正固本”,用“补足气血”的T细胞迎战癌症吧。

热门评论:
更多评论 +